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www.u2pu.com南京純水設備】農村污水處理市場近幾年普遍被業界視為環境產業的“新”藍海,諸多企業已經明顯開始向農村市場傾斜。然而在火熱的市場背后,我國農村污水實際處理率卻依然接近個位數,諸如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而不用、曬太陽”的現象屢屢被披露出來,其背后復雜的問題困擾著行業的發展。其中,技術路線的選擇就是困擾行業的一大難題。
三大原因制約農水技術選擇
相比城市污水處理,農村污水處理更依賴技術、更需要技術,諸多復雜的因素和行業短板制約著農村污水技術路線的選擇。
農村污水產生的總量很大,但單個處理站分散且處理規模小、污水排放量晝夜變化大、工作日和節假日變化大、個別旅游型村莊的旺季和淡季水量相差很大等,南京純水設備都給農村污水處理的技術選擇帶來很大挑戰。
水量分散且不穩定。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在2018環境施治論壇上曾指出,水處理技術的選擇一定與規模高度相關,規模越小的污水處理廠要實現穩定運行,對技術的爭論越大、要求越嚴格。
資金短缺。農村地區還沒有形成健全的收費機制,相關費用主要靠各級政府投入,而且由于農村污水治理排放標準過于嚴格,很多地方還都是在遵循城市污水治理的要求,要求達到一級A,甚至地表IV類,這都直接導致了農村污水處理運營成本的高昂。
加之經濟的制約,又要追求“性價比”,又要滿足“高標準”,使技術選擇變的非常復雜。
管理能力弱。鄉鎮村政府管理能力弱于大型城市。在農村,既沒有大型的排水集團,也沒有水務局進行管理,缺乏專業的運維人員,再加上農村污水分散和用戶意識薄弱等特點,管理能力已經成為農村污水治理技術選擇時,需主要面對的障礙之一。
中國農村污水處理的技術現狀及成本
中國農村的現實情況,在國際上找不到可以借鑒的案例和經驗,所以中國農村污水治理需要找到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污水治理技術。
根據農村污水的特點,農村污水處理模式可以分為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兩種。據E20水業研究院編著的《2018年的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中顯示,目前農村污水集中處理項目包括污水處理廠(站)和大型人工濕地,其中污水處理廠(站)適用的工藝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A/O法、A2/O法、氧化溝法、生物接觸氧化法、SBR法和MBR法。大型人工濕地包括表流人工濕地、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和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分散式處理項目適用的工藝包括小型人工濕地、土地處理、穩定塘、凈化沼氣池和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盡管目前很多省市也要求農村污水治理要“一村一策”,然而中國有200多萬個自然村,60多萬個行政村,不可能有兩、三百萬種治理技術。因此,一定要創新探索形成有成效的主流技術。
在技術成本方面,《2018年的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中顯示,污水處理廠(站)各類技術基礎設施投資中,在出水標準都達到一級B條件下, MBR法的噸水投資均較其他污水處理技術高,其不同處理規模下的噸水投資范圍為2800元-5200元之間。大型人工濕地的基礎設施投資中,以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投資較高,出水標準在一級B條件下,其噸水投資參考標準范圍在2200元-4500元之間。南京實驗室純水設備在分散處理項目基礎設施建設中,以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的噸水投資相對較高,其不同處理規模的噸水投資參考標準范圍在11000元-39000元之間。
農水技術發展的三大關鍵詞
目前國內市場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有很多,究竟什么樣的技術才是農村污水治理的主流技術,業內至今沒有標準答案,然而從我國農村污水的實際情況出發,大致可以將農村污水技術路線的選擇總結為三點:
低運維
中國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工藝選擇,應以方便日后運行為最主要考量,應遵循:一切以運行為中心,以能在農村運行為中心,以能在農村天天正常運行著為中心,只有能簡單地天天運行著的,是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必須具備的要求。
針對農村環境治理中的運行維護難點,一些資源化、減量化的技術能夠形成新的收益渠道,還能夠降低能耗、物耗。應進一步加大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污泥、畜禽養殖污染物、 農作物秸稈、廢礦渣等不同領域的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力度。
針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營難的問題,很多企業都曾在往屆環境施治論壇上根據實踐帶來了技術探索的思考。對于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或者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繼續降低運其營維護管理成本,解放人力,提高智能化水平,實現遠程控制及無人值守。與深度處理結合,同時污泥的產量要少,減少運維難度,降低運行費用,達到低能耗、低成本、智能化運行。
低成本
農村環境治理繞不開資金問題,“低成本、低能耗”成為農村污水技術必須具備的要求。技術需與經濟耦合,要找到技術水平和經濟投入的平衡點。技術含量低、實施效果差的,以及經濟投入、高前瞻性的技術都不符合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比如太陽能、膜過濾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等,這些技術都有各自的技術經濟優勢,南京純水設備但未必適合我們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現狀需求。
由于農村地區技術、管理力量薄弱,要求處理工藝盡量簡單,便于維護管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往往處理規模較小,導致單位運行能耗較高,產生“建的起,運行不起”的問題。
因地制宜
由于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的復雜性,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選擇,要充分考慮當地的人口流動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地形地貌、村莊分布特征等,因地制宜是提高環境治理效率的基礎。
農村范圍比較大,污水點較分散、規模較小,污水的沖擊比較不均衡,應突出的是因地制宜。
隨著市場的不斷釋放,給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帶來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技術話題也是今年環境施治論壇重點聚焦的環節。2019環境施治論壇將于5月30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屆時,擬邀請到住建部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北方研究中心主任劉俊新針對農村污水處理技術規范做詳細的解析,也希望通過探討和交流,幫助企業做好技術的選擇,真正讓農村污水處理找到存在的痛點,有效、有質的解決問題。
本文由【www.u2pu.com南京純水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 上一篇:大力推廣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 2019/5/28
- 下一篇:天津:加強污水處理,五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2019/5/28